亚洲国产高潮_av电影直播_欧美亚洲另类综合_极品美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91精品色

首頁 > 南極半島 Antarctic Peninsula

南極半島 (Antarctic Peninsula ) 

亦稱帕默半島(Palmer Peninsula)、格雷厄姆地(Graham Land)或奧伊金斯領地(Tierra de O'higgins)

位于西南極洲,是南極大陸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遠(南緯63°)的大半島,東西瀕臨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北隔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嶇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溫暖、降水最多的地方,有“海洋性南極”之稱。

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是南極洲的最高峰。通過海底山脈可將南極半島—南奧克尼群島—南桑德韋奇群島—南喬治亞島—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連成—蟠龍式的連續(xù)相接的山系。

在半島的東邊,是荒涼寒冷的威德海地區(qū);西邊則是從南冰洋吹來的冷風及溫暖的海域,是觀賞鯨魚最適合的區(qū)域。

3.jpg

2.jpg

主要動物有:企鵝海豹、海狗、磷蝦、、鳥類和一些昆蟲。

企鵝品種有阿德利企鵝、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和帝企鵝;

海豹品種有鋸齒海豹、豹型海豹、威德爾海豹和羅斯海豹;

南大洋的鯨有12種之多,它們可分兩大類:一類屬須鯨類,較大的有藍鯨、鰭鯨、黑板須鯨、縞脊鯨、巨臂鯨、露脊鯨等;另一類屬齒鯨類,較大的有抹香鯨,逆戟鯨等。

7.jpg 

常用登陸島嶼和景點介紹:


南極海峽 (Antarctic Sound)
南極海峽把茹安維爾島 (Joinville Island) 從南極半島北端分出來,自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到埃里伯斯及特勒灣 (Erebus and Terror Gulf),全長約48公里,寬為11-19公里。 此海峽于1902年由瑞典南極探險隊發(fā)現(xiàn),并以其探險船 ‘南極號’ (Antarctic) 命名。這里是觀看巨型平頂冰山的絕佳處。


布朗斷崖 (Brown Bluff)
布朗斷崖因火山運動與冰河變化,具有較特殊地形,多處因海冰封閉不易登陸,適宜接近的海岸線約僅3公里,沿岸冰雪覆蓋的高聳斷崖景象壯觀。斷崖海拔高度約745米。島上有大型的尖圖企鵝群棲處,曾發(fā)現(xiàn)約兩萬隻的阿德雷企鵝寶寶的大型撫育場所。島上還發(fā)現(xiàn)十分罕見的南極雪燕 (Snow Petrels) 在海拔較高的崖壁上筑巢。


庫渥維爾島 (Cuverville Island)
庫渥維爾島在1897-1899年時由比利時探險家杰拉許 (Gerlache) 赴南極探險時發(fā)現(xiàn)。此島地形因受冰河期的影響,陸地上升海岸線下降,除東北角外,該島四周是幾乎垂直升起的懸崖峭壁。因冰雪結凍、融化等反復作用,侵蝕巖層造成許多小鵝卵碎石,是一個巖石滿佈的小型海島,有利企鵝筑巢。斜坡地形有較多苔蘚植物在較高處存活,島的北邊有大型尖圖企鵝群棲地,也是觀賞巨海燕、藍眼鸕鶿、黑背鷗、南極鷗及賊鷗的好地方。


大摩點 (Damoy Point)
大摩點屬于文奇島 (Wiencke Island),距洛克萊港 (Port Lockroy) 不到1公里,四周冰河環(huán)繞、終年冰雪覆蓋,英國原在此設站。1990年代中期撤走,留下的小站屋充作避難所,站區(qū)附近常有威德海豹、尖圖企鵝在此聚居。


丹蔻島 (Danco Island)
這座小島長約1.6公里,易于探索。此地有許多尖圖企鵝棲息,以及前英國南極探險調(diào)查隊遺留的小屋。島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海鳥棲息,包括白鞘嘴鷗、黑背鷗與藍眼鸕鶿。


南極圈(Antarctic Circle)66°34’S

南極圈是南半球上發(fā)生極晝、極夜現(xiàn)象最北的界線。南極圈以南的區(qū)域,陽光斜射,雖然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上照射(極晝),但正午太陽高度角也是很小,因而獲得太陽熱量很少,為南寒帶。南極圈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游船跨越南緯66度34分以南的南極圈海域,可以體驗南極午夜太陽的奇妙景象。

 

魔鬼島 (Devil Island) 
1901-1904年由瑞典的南極探險隊發(fā)現(xiàn)這座島嶼。魔鬼島是無冰的小島,十分狹窄,長約1.6公里,島的兩端有低矮的山峰。這里曾經(jīng)是帝企鵝的棲息地,現(xiàn)在已不容易看到他們的足跡。


企業(yè)島 (Enterprise Island)
位于威廉敏娜灣 (Wilhelmina Bay),曾經(jīng)是捕鯨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這里是鯨魚和海豹進餐的場所。乘坐小艇可以近距離觀看海豹與廢棄的捕鯨船。


希望灣 (Hope Bay) 
霍普灣位于南極半島的特里尼蒂半島 (Trinity Peninsula),長5公里、寬3公里,該海灣被國際鳥盟列為重點鳥區(qū),是約十二萬萬對阿德利企鵝的棲息地。1901-1904年,三位瑞典的南極探險家曾在此海岸旁的避難小屋度過一個冬天,就在阿根廷的 ‘埃斯佩蘭薩科考站’ (Esperanza Base) 的碼頭附近,有時開放給旅客參觀。


利馬水道 (Lemaire Channel)
利馬水道是從 False Cape Renard到Cape Cloos的狹窄水道,長11公里,寬度僅約1600米,它把布斯島 (Booth Island) 從南極大陸分隔開來。進入利馬水道后的景觀壯麗,航道上方高聳的群山峰頂超過300米,最狹窄處的寬度僅約800公尺,航行經(jīng)過時的感受,好似南極大山壓頂而來。這里也是觀賞食蟹海豹、威德海豹和豹海豹在浮冰上,或可能發(fā)現(xiàn)小須鯨穿梭船邊的最佳地方。


梅爾雀群島 (Melchior Islands)
此群島位于達爾曼灣 (Dallmann Bay) 的一處低島群,島上可以看到雄毛皮海豹拖著慵懶的身軀躺在浮冰上棲息,或是為了地盤與爭奪雌海豹在互相打斗。


尼科港 (Neko Harbour)
尼科港以其經(jīng)常有崩解的冰川而著名,走到安沃特灣 (Andvord Bay) 的山脊上可觀賞此壯麗的景觀,靠近海岸線的冰河前緣經(jīng)??梢娏验_的冰川傾倒入海,気勢磅礴壯覌。尼高港位于安沃特灣東海岸,距離宜拉水道 (Errera Channel) 約11公里,此地為以前在安沃特灣經(jīng)常出沒的鯨魚浮動制造工廠船 ‘Neko號’ 來命名。尼高港約有300多對的尖圖企鵝在此繁殖生長,仍殘留著阿根廷避難小屋遺址,在登陸地點附近??吹皆诎哆吺^上打盹休息的威德海豹。


紐馬雅水道 (Neumayer Channel) 
紐馬雅水道長約 25.75 公里,寬約 2.4 公里,位于昂韋爾島 (Anvers Island) 與文奇島 (Wiencke Island) 之間,航道兩旁盡是高聳的懸崖??梢栽诩装迳嫌^賞海鳥的蹤跡。


天堂灣 (Paradise Bay)
這是一座三面為巨型冰山環(huán)繞的美麗峽灣,約一萬英尺高的Foster Plateau冰河由山頂端延伸到海邊,氣勢雄偉。此處有一座阿根廷研究站,站后可嘗試攀登長年被冰雪覆蓋的冰河。這里也是座頭鯨與小須鯨經(jīng)常出沒處。


普雷特島 (Paulet Island)
位于威德海西北方,是阿雷德企鵝大型群棲地,島上火山口高達352米,證明這里曾經(jīng)是一處火山活躍地區(qū)??傻菎u參觀建于1901-1904年瑞典南極探險隊遺留的避難小屋,以及在溫內(nèi)爾斯加德角 (Ole Wennersgaard) 埋葬在島上死亡的探險隊員墳墓。


彼特門島 (Petermann Island)
彼特門島位于利馬水道下游,霍夫高島 (Hovgaard Island) 的西南邊,屬威廉群島 (Wilhelm Archipelago) 的一部分。此島比海平面高出200米,可以登上高處欣賞壯麗景觀。彼特門島有大約五百對的阿德雷企鵝,是該種企鵝群較罕見的大型棲息地。還有約兩千對尖圖企鵝,這也是此一族群的企鵝在南極半島最南端的大型棲息地;此外還有許多南極賊鷗與藍眼鸕鶿。


普雷紐島 (Pléneau Island) 
普雷紐灣位于利馬水道南端,是一個小海灣,長度約1.28公里,在海灣的西北邊,有一條水道穿越霍夫高島和布斯島 (Booth Island),由此可進入普雷紐島群。這片區(qū)域聚集數(shù)百座浮冰,除從附近的高山冰河斷落滾下的大片冰山,浮游水深處也有大而平坦的冰山和多年不化的冰山,甚至有許多冰山從很南邊的羅斯冰架漂浮而來,稱為 “浮冰廣埸” (Plaza of Icebergs)。這里是尖圖企鵝的棲息地,以及大量食蟹海豹、威德海豹及豹海豹在浮冰上休憩,是攝影愛好者大展身手、捉捕鏡頭的天堂。


洛克萊港 (Port Lockroy)
洛克萊港由尤治拉點 (Jougla Point) 和古蒂兒島 (Goudier Island) 所組成,位于文奇島的西方。二次大戰(zhàn)時在此港口建立了 “塔伯倫計劃” (Operation Tabarin) 的秘密基地。在古蒂兒島上有一座原是舊英國的南極科研站 (BAS) ,現(xiàn)已改為博物館,可稱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博物館。小屋內(nèi)設有郵局和禮品店,販賣郵票、明信片和紀念品。這里也是大量尖圖企鵝的筑巢棲息地。


西摩島 (Seymour Island) 
西摩島位于雪丘島 (Snow Hill Island) 東北方的一座小島,人們第一眼看見時,常誤以為是海岬。在此島發(fā)現(xiàn)的化石,據(jù)推測可溯及恐龍時代。K-T界線 (KT Boundary) 是介于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界線,大約出現(xiàn)在六千五百萬年前。這個時期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絕種,包括恐龍和其他動物,均遭受滅絕的命運。K-T 界線的發(fā)現(xiàn),讓科學家對恐龍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水船點 (Waterboat Point)
這里是一處特殊的地理形態(tài),在退潮時有陸地連接南極大陸。可乘坐登陸小艇探索此島嶼。1921-1922年,兩名科學家住在??颗c此的水船上,研究企鵝的行為。他們所遺留的帳篷現(xiàn)已成為南極的歷史遺跡之一。


普蘭紐灣 (PléneauBay) 
普蘭紐灣位于利馬水道南端,是一個小海灣,長度約1.28公里,在海灣的西北邊,有一條水道穿越霍夫高島和布斯島 (Booth Island),由此可進入普蘭紐島群。這片區(qū)域聚集數(shù)百座浮冰,除從附近的高山冰河斷落滾下的大片冰山,浮游水深處也有大而平坦的冰山和多年不化的冰山,甚至有許多冰山從很南邊的羅斯冰架漂浮而來,稱為“浮冰廣場”。這里是金圖企鵝的棲息地,以及大量食蟹海豹、威德海豹及豹海豹在浮冰上休憩。


Detaille島(南緯66°52′   西經(jīng)66°47′)

如果天氣情況良好,這里將是我們這次航程抵達的最南端。島上棲息有阿德利企鵝,也有英國科考站的遺跡。


Jougla point(南緯64°50′   西經(jīng)63°30′)

這里是尖凸企鵝的棲息地,背靠著巨大的雪山,岸邊可以看到整副的鯨骨,海灣內(nèi)海面平靜如鏡,也是南極帆船探險停留地之一。


威廉敏娜灣 (Wilhelmina Bay)

威廉敏娜灣(Wilhelmina Bay)周圍南極半島上巍峨的群山和深邃的冰川使人不由得感慨冰和水的神奇與魅力。這里曾經(jīng)是捕鯨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這里是鯨魚和海豹進餐的場所。如果天氣和浮冰的情況允許,還可以利用我們的極地船近距離觀看廢舊的捕鯨船。


艾米蘭特布朗(Almirante Brown)

這里曾阿根廷的工作站,夏季人滿為患,直到1984年站上一直駐守的醫(yī)生因不能繼續(xù)忍受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用一把火燒掉了工作站。沒有人在那次火災中受傷,但從此這個站點就廢棄了,只保留了幾個儲備物資的緊急援助屋。比較有趣的這里可以進行任何人都會的滑雪運動。爬上唯一的山坡,山頂風光無限尤其是付出了汗水的代價,然后直接用屁股滑下山。


韋爾納茨(烏克蘭)考察站Vernadsky Station

這個站點最早由英國人建立,1996年英國人以1分錢的價格賣給了烏克蘭,目前主要從事氣象學、大氣物理學、地磁學、生物學、地震學、冰河學和物理學等研究。這個工作站有兩層,第一層是各種專業(yè)的研究室,X光設備的醫(yī)療室,和貼滿性感美女海報的健身房。第二層是休閑區(qū),有吧臺、桌球臺,同時出售明信片和首日封。室外的陽臺上放著躺椅,看的出烏克蘭兄弟很能在這個孤獨的土地上享受生活,喝著伏特加,唱著歌,再來些節(jié)奏舞蹈。


彼得曼島 (Petermann Island)65°10'S,64°10' W
彼特門島位于利馬水道下游,霍夫高島 (Hovgaard Island) 的西南邊,屬威廉群島 (Wilhelm Archipelago) 的一部分。此島比海平面高出200米,可以登上高處欣賞壯麗景觀。彼特門島有大約五百對的阿德雷企鵝,是該種企鵝群較罕見的大型棲息地。還有約兩千對尖圖企鵝,這也是此一族群的企鵝在南極半島最南端的大型棲息地;此外還有許多南極賊鷗與藍眼鸕鶿。


杰拉許海峽(Gerlache Strait)64°30'S,62°20' W

是南極半島和旁邊幾個小島之間的水道。杰拉許是比利時的海軍軍官,于1897年12月14日從智利的巴塔哥尼亞出發(fā),帶隊南探。次年二月,他發(fā)現(xiàn)了這條現(xiàn)在以他命名的海峽,和以它的同伴命名的許多地方和島嶼。不料從2月16日開始,這艘已經(jīng)開到南緯七一度三一分的「比利時號」,被早秋的浮冰攫住了,被鑲在凍結的海面上377天,才得以逃脫。這個人類史上第一個在南極過冬且幸運脫離的冒險團隊。

 

洛克雷港(Port Lockroy)64°49'S,63°29' W

從兩側懸崖偉岸的Neumayer Channel穿過便來到了令人激動的南極唯一的郵局洛克雷港,在此可以郵寄明信片,蓋上您到訪南極獨一無二的紀念章。此地已改建成一座小型的南極博物館,只在夏季期間開放;這里也棲居著巴布亞企鵝和藍眼鸕鶿,也可看到捕鯨時代的歷史遺跡。我們也可參觀帕爾默科考站,這是一家美國的現(xiàn)代南極科考站。

6.jpg